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0节 (第4/4页)
凭旻王跟周内司肉中刺的关系,给周内司封个驸马,那是比革他的职还解恨呢!” 六公主身子一僵,脑子里像百转千回的陀螺,转个不停。 “三皇兄才从封地回京,能有多少人,他又岂是二皇兄的对手?” “呵,这事儿,二殿下自然要躲在宫里不出手喽,要不然岂不成了弑君之罪?” “你——你有这么好心帮我?” 筠娘子跪了下来:“筠娘别无所求,周内司让给六公主,筠娘只要我小户一家安康。” 筠娘子低垂的眼皮下一道异芒闪过:旻王敢抢杨武娘,她就要旻王死! 作者有话要说:明晚下更! 第84章 囫囵局6 万岁山顶,宝塔形的三层叠锦殿宝相夺目,墙身灰彩辉映,赤金釉的琉璃飞檐上盘龙飞凤。殿外,青草一碧,葱茏有秩,玉兰、山茶、白鹃梅各有妙姿。 为避了晌午艳阳,露天宴桌摆在塔影下,龙座背对叠锦殿,正对一池铅华。太监宫女把百官的酒樽挨个斟满,酒至微醺,见铅华池的至清水在金色阳光的挥洒下,潋滟粼粼。 水至清而无鱼,赏铅华非是赏寻常湖水的倒影葱郁和游鱼嬉闹,仅仅只是赏这一池连天清澈。此时已至未时三刻,日头正盛之时,崇庆帝才和百官看完戏,正是吟诗对酒的好时光。 本朝尚文轻武,这场合自然是翰林学子们大放光彩之时,众人争相表现,崇庆帝时不时点头嘉许。 就在此时,程宰相一声重叹:“老臣想到六年前,周内司一介俊儒,出口锦绣,与老臣对诗,连老臣都自叹弗如!周内司诗作铅华池,褒贬讽喻胆大第一人!周内司指着铅华池,‘为政便是养水,糊涂放任迟早糟粕丛生。水养百姓,祸水之鱼,占水之利,害水害民,察之以至清,方得廉政也!’” 在场翰林们脸上都挂不住了,周内司一首诗压住他们众人六年。百官也是脸色难看,官场风云诡谲,养至清水,岂不是要把一池鱼虾都断子绝孙了! “程宰相不愧是周内司的忘年交,周内司鉴瓷繁忙归期不定,一晃数年不曾与程宰相对诗,也不知程宰相这把‘宝刀’有没有生锈了!”周司辅绯红从省服的袖口裾角上的泥泞已晒干,他懒洋洋的一边搓掉泥渣,一边悠悠道。 程宰相脸色一变,范参政阴测测一笑,百官神色不定。 周内司大放厥词过不假,人家只鉴瓷又不参政。而程宰相这个“贤臣”拉帮结派,不站他的队,升官发财那是想都甭想! “哦?周内司当年高中,壮志踌躇,从政见解犀利独到,而这几年面都不露一个,说是公务繁忙,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嫌‘铅华’水太浑,赏之无味呢!” “水浑不浑,这是次要。周内司有惧蛇症,说是水中有蛇蟒,他避之不及……要不怎么让我站这风浪尖上,我一个奴才,这大蛇蟒嫌食之无味,倒能多活上几年!” “你……,你……”程宰相被噎的差点背过气去。 打嘴仗正起劲时,齐整的甲革声纷沓而来,夹杂着太监尖细的颤抖声:“陛……陛下,杨骠骑带……带兵来了!” 将近八尺的魁梧铠甲将军领一干兵士上来,身佩长刀,粗犷的黑脸上虎目一瞪,吓的太监宫女们两腿发软。 崇庆帝厉喝:“杨骠骑,谁准你擅自带兵上来的?你所图为何?” 杨骠骑领头往地上一跪:“臣等前来救驾,陛下恕罪!” 这一刻的场景,让周司辅忍俊不禁的勾起唇角来。在座所有人脸上都是精彩纷呈。 崇庆帝龙目冷觑了一眼杨国公:你们杨家这是想弑君么? 杨国公的铜铃大眼惶惶然的大睁,老脸抽搐,哆嗦的说不出话来。 大皇子大骇之余,念头飞转,眸光扫过同是骇的不轻的二皇子,与程宰相打了个眼色,程宰相点头。 二皇子拍座而起,双手忍无可忍的在袖中拳起:怎么会是这样?来的人不该是三皇弟么! 范参政嘴角翘了起来:这天下本该就是文臣的,你杨家这群糙人该让贤了! 孔大老爷与祁大老爷在琢磨门道…… 周老内司看杨家大厦将倾,面上黯然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